有一些對路亞釣有興趣的釣友,遇到我在線上的時候都會問我一些關於路亞的東西
小弟學藝不精,還在努力的學習中,但是可以幫忙回答的都會盡力的去找資料來幫忙釣友
有一些釣友則是不知道該如何選擇路亞,怕買了又不符合場地的使用或者跟對象魚的覓食泳層不符合,所以就乾脆把我知道的一些分辨路亞泳層的方法分享一下
此種路亞為顫泳米諾,不分泳層,這種的是沒有舌版的,泳層全靠捲線速度決定,好處是不管拉快或拉慢,它的泳姿都不會有所改變,只是速度的不同.
旋轉亮片也是沒有固定泳層,拉快或拉慢也是由釣手決定,只是亮片的旋轉速度有所不同
這種複合式旋轉亮片,也是全泳層路亞,跟捲線速度有關
水花式旋轉亮片,表層路亞,捲線速度要維持在將路亞拖行於水面,螺旋槳會製造水花吸引魚的注意
波啪就不用說了,不管哪一種都是水面系的路亞.
米諾,注意他前方的舌版,跟主體平行的,大多是中、下泳層的深潛型路亞,越垂直則相反,跟主體之間的角度越小的類型是深層,越大則越表層,不管投入水中是沉還是浮,拖曳之後都會往下潛,這隻會下沉.
這隻在水中會浮,拖曳之後會潛入深層
這個角度的舌版,大多是屬於中、上泳層,拖曳之後大約在50cm-100cm左右的泳層,這隻是浮的,入水會沉的話,就是要拉快,拖曳速度快泳層就比較淺,會沉的這種舌版米諾,大多是高速拖曳型,高速拖曳才可顯現出他的最佳泳姿
看到他的舌版接近跟主體垂直吧?但是他投出去會下沉喔,但是他又是表層路亞,所以拖曳速度就要快,才能顯現他的最佳泳姿,不然泳姿就很不自然,難以吸引魚的注意.
舌版的大小,會決定路亞再水中拖曳時的姿態,這一張的舌版屬於窄的,他在水中搖擺的角度就比較小,越寬的搖擺角度越大,跟水阻有關係,這隻也是要拖快的,拖慢跟死魚差不多,因為投入水中他會下沉,舌版又跟主體比較有角度,所以他是中、上泳層的.
雷蛙,表層水面系路亞,這是改裝之後在水中的姿態
多蔓,前方的旋轉葉片的功能是製造水花,表層路亞
至於軟蟲...,端看搭配的軟蟲鉤的重量以及軟蟲的類型還有釣者想法跟對象魚來決定,算是全方位類型的路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