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蝦釣魚降龍會

用戶名  找回密碼
 加入我們無私分享




公益廣告:要省錢!戒菸直接省很大!發達最快第一步
查看: 8002|回復: 2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

[釣線相關] 子線長短迷思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09-12-22 11:47: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以前用的子線組大都是20~25公分的間距子線座釣~
有一次遇到會裡的人~送了我一組他自己綁的子線組~
算是比較短的子線組~去釣過一次感覺好像比較好用~(錯覺?)
我就想說自己也來綁好了~
所以就綁了只有13~17公分的間距子線組來釣~
突然戰績下滑許多~
所以在想是會因為子線組太短而導致蝦不吃餌嗎?
還是我忽略掉了哪些地方?
請有經驗得大大幫我解惑一下吧

釣魚 釣蝦 美食 電影 旅遊 購物 水族 遊戲 特價 戶外活動 團購 攝影 住宿
沙發
發表於 2009-12-22 12:34:42 | 只看該作者
我想應該沒有比較不吃的差別啦
我想應該是  揚竿的手法不一樣而已
子線長  短 各有它的力道與手法  都要去適應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折凳
 樓主| 發表於 2009-12-22 12:42:47 | 只看該作者
一元大大~
你可以舉個例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於 2009-12-22 15:31:46 | 只看該作者
其實用數學來看
1.假設今天貼底的情況,遐想成圓規
短線當圓心,長線當畫弧的筆
在池底畫個攻擊範圍的圓圈

2.呈上畫出攻擊圓圈後
將短線長假設3cm 長線假設5cm
利用畢氏定理   根號(5平方-3平方)=4cm<~攻擊圓圈半徑

依照2.的尺吋比例增加減,長短鉤的線長,畫出來的圓 大小就不同

至於為啥咪~可以畫圓~~因為八字環可以360度~旋轉~~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於 2009-12-22 15:38:4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 阿任 的帖子

頭暈...
因為小弟的數學不好
那我說說我的心得吧
短子線
1.巴蝦容易
2.子線下水比較不容易打結
3.當你釣到大公蝦
   蝦鰲揮舞纏線好處理...
4.能快速打進蝦體

長子線
1.下水時,餌分布面積大
    較容易成八字形
2.易雙勾
3.纏線很麻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於 2009-12-22 20:33: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dagqq 的帖子

開板大大....
子線有變化....那  勾子呢...
如果都是同樣的勾子
那只是  適應的問題
子線越長  再池底的攻擊範圍比較大  但是蝦訊的傳遞比較慢
子線越短  在池底的攻擊範圍比較小  但是訊號的傳遞教敏銳
但是  差別不會那麼巨大
應該只是  換線組的適應期:loveliness:

[ 本帖最後由 釣蝦爸爸 於 2009-12-22 20:35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於 2009-12-22 22:04:16 | 只看該作者
子線長短
跟蝦子吃餌信號表現在浮標快慢有關
鉤距跟攻擊範圍有關
所以不知道有沒有解答到大大的疑惑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於 2009-12-22 22:45:25 | 只看該作者
就像老前輩說得~

標要看人用~

線長短也是如此~

但不是說你技術不好~

只是你剛好適合其中一種也或者說你並不瞭解它(線長短分別)~

其實長短是有其功用(當然鉤子視同一種情況下,這樣比較簡單化)~

或許你可以約就近釣友指教~

因為用講得有文可爬~

約釣吸收會更快~

沒有迷失不迷失把他當樂趣研究~

有人玩餌~

有人玩竿~

有人玩勾~

玩線...有何不可??

希望您約釣後能找到答案~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09-12-23 00:15:03 | 只看該作者
真是受益良多~~
或許就是以前都用長線在釣慣了~~
所以現在才會有這樣的想法~
想再請問一下各位大大~
傳遞訊號快的話~巴蝦的速度是不是要提早?
還是這好相反呢?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表於 2009-12-23 01:34:5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 dagqq 的帖子

我覺得應該要延遲一點點吧
短線只是比較敏一點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釣魚 釣蝦 美食 電影 旅遊 購物 水族 遊戲 特價 戶外活動 團購 攝影 住宿
11
發表於 2009-12-23 11:14:32 | 只看該作者
我也覺得子線短一點比較好  小弟也有用過60 50 40 公分的子線做釣 結果發現子線越短訊號訊號很靈敏 子線長他的訊號有時會亂訊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發表於 2009-12-23 12:02:29 | 只看該作者
子線長短沒有一定的標準..用的順手就是好的長度。
不過很多大大說子線長短影響攻擊熱區,個人認為不太正確。
鉤距才是重點。
A組子線較長,鉤距2公分,攻擊熱區10.7公分左右
B組子線較短,鉤距8公分,攻擊熱區15公分左右


子線長短個人認為影響較大的會是鉤子跟浮標間的距離。

線組上最重的就是快別(八字環),一般我們加鉛也是加在快別(八字環)上。

越重就越不易受水流影響,故浮標到快別(八字環)母線應該會是一直線的。

而快別(八字環)以下的子線由於較細較輕,因此容易受水流影響而飄動。

越長的子線飄動幅度就越大,造成水面上浮標在A點,鉤子卻在B點。

相對的,短子線由於快別(八字環)離池底距離短,鉤子位移的距離有限。

水面上浮標位置就是水底鉤子的位置。

[ 本帖最後由 流星 於 2009-12-23 12:08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1分享貢獻 +1 收起 理由
釣童 + 1 我很贊同您的理念,加油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發表於 2009-12-23 12:44:0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流星 於 2009-12-23 12:02 發表
子線長短沒有一定的標準..用的順手就是好的長度。
不過很多大大說子線長短影響攻擊熱區,個人認為不太正確。
鉤距才是重點。
A組子線較長,鉤距2公分,攻擊熱區10.7公分左右
B組子線較短,鉤距8公分,攻擊熱 ...


認同!! 您的說法
線組在水中的重心 是以八字環為主
若子線拉長 重心提高相對 訊號的傳遞變慢,也異受水流的影響

如果真有人想要拉長子線 又可得到相同快速的訊號~
把重心均佈在子線上 不要壓在八字環 就可以解決
去參考溪釣 漂流~~釣組

呈上很多人加咬鉛,而不懂咬鉛為何要加?
其實也是降低重心,讓釣組在水泡區穩定,
但~~玩法很多~~若加咬鉛再長鉤,則是放大長鉤就餌時浮標的訊號
而短鉤加咬鉛,本身穩定於水泡區域之外,同時就餌時也放大浮標標訊
詳情 請參閱南部版逍遙大的極敏釣篇

[ 本帖最後由 阿任 於 2009-12-23 12:58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發表於 2009-12-23 15:10:1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 流星 的帖子

我也贊同大大的說法
總之
子線越長
攻擊範圍越大
但亂訊多
子線越短
攻擊範圍越小
但靈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於 2009-12-23 15:36:29 | 只看該作者
原來子線的長短學問那麼多阿~
當初只是想說綁短一點~比較不會打結而以~
而原來背後的意義那麼深阿~~我會再努力的
感謝各位大大的解惑~~謝謝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發表於 2009-12-23 16:34:37 | 只看該作者
二勾之距才是攻擊熱區的決定要素,至於長短子線決定就餌的敏感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發表於 2009-12-24 10:45:13 | 只看該作者
如果用8字環應該還好
但是用快別
蝦子可能會看到快別鉤
因為子線太短的緣故
但是可以用ss小快別
應該就可以解決此問題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發表於 2009-12-24 18:30:53 | 只看該作者
這個部份我有研究過~ 小弟不才 再此理論發表 (但實質有水泡干擾,故無百分之百)
子線 兩邊 區分長短邊 分別對 a 、 b , c 為攻擊範圍;b為長邊(斜);a為 短邊

故得 b^2 = a^2+ c^2
c^2 = b^2 - a^2

承上,設 短鉤 蝦吃狀況 拉 d
得  c^2 = b^2 - (a-d)^2

故短鉤 有蝦訊時,攻擊範圍也可望增加
反之長鉤先就餌,攻擊範圍縮減

承上為數學理論

因蝦子也有可能帶餌跑~ 攻擊範圍也會增加
線重在水底的表現 與 底層暗流,都可能去影響子線~ 實質上不會剛好符合最大限度,承上皆僅供參考。

[ 本帖最後由 新莊熱血 於 2009-12-24 18:39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樓主| 發表於 2009-12-25 02:10:0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0 新莊熱血 的帖子

今天再次去實驗短子線座釣公蝦~~
和前輩們所說的一樣~一樣會吃~但是就必須要慢一點巴蝦~~
因為比較敏的關係~~所以今天幾乎都釣起來正吃~
兩個小時19p~算ok~
只是我發現到一個問題~
有好幾次釣起來的公蝦是兩個餌都給我吃進去~~~@"@
所以浮標不太會沉~只有正上方秤重~他才會沉~
難道這也是短子線組會發生的問題嗎?
有大大遇過同樣的問題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發表於 2009-12-25 04:18: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1 永和阿信 的帖子

會造成這原因有很多耶
可能是因為兩勾都拖地也有關係
也有可能是浮標配重比較頓
也有可能蝦子吃的很小心  
應該跟子線短完全沒關係吧
短子線應該只會敏才對
我今天也是試用短子線做釣
發現缺點就是遇公蝦夾子長時   
換快別很容易被夾到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
發表於 2009-12-25 07:41:3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流星 於 2009-12-23 12:02 發表
子線長短沒有一定的標準..用的順手就是好的長度。
不過很多大大說子線長短影響攻擊熱區,個人認為不太正確。
鉤距才是重點。
A組子線較長,鉤距2公分,攻擊熱區10.7公分左右
B組子線較短,鉤距8公分,攻擊熱 ...


補充一下,子線的長短也是影響攻擊範圍的因素之一

請參考之前的討論串

http://vanquishloong.com/vanquishloong/thread-20939-1-1.html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
發表於 2009-12-25 11:07:1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永和阿信 於 2009-12-25 02:10 AM 發表
今天再次去實驗短子線座釣公蝦~~
和前輩們所說的一樣~一樣會吃~但是就必須要慢一點巴蝦~~
因為比較敏的關係~~所以今天幾乎都釣起來正吃~
兩個小時19p~算ok~
只是我發現到一個問題~
有好幾次釣起來的公蝦是 ...

之前有經歷過,都是長短鉤互相纏繞導致 兩鉤無法順利分開
一般用的子線(非火線)
1.線徑 0.4~0.6 左右,因線徑較細較不易撐起也容易纏繞,建議於短鉤位置,
   鉤與線處約1cm 以內 增加一8號咬鉛, 拋線前先拉住長鉤(以不到拉餌為原則),
   向前拋出。使短鉤帶動長鉤前進,可減少子線纏繞的機率發生。
2.配合在教學區有大大分享 如何讓子線腳開開?當然 隨著線的長度,腳開開的角度也隨之  
   不同。
3.子線長度也有關,隨線徑變化同1點,愈長 線的支撐的弧度有限,漸漸會產生一個交集
   點,那一點的附近也就是最容易纏繞的位置。

P.S
而子線需不需要增加 咬鉛,其實也不一定,因為 增加咬鉛的目的只是為了更接近底部,降低暗流將短鉤打到蝦勾不到的位置。
而咬鉛不加,也有其效果,以圓錐理論 在地表劃圓(若暗流成立),若每個鉤子的攻擊範圍也會增加。一方面也很自然的吸引蝦蝦的靠近。

承上為個人看法~如有錯誤,請不吝給予指正。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
發表於 2009-12-25 14:20:03 | 只看該作者
大大  小弟我釣過10公分跟13公分的短的子線釣組
要用餌去找蝦  只要吃餌沉下去3秒就打 也可往後延
這是一對一打法  也是巴蝦手法常常都是鉤到很少正吃
要打蝦前  線盡量繃緊80% 中蝦機率會提高 因為竿尾都會彈
子線長鉤距長範圍越大  越容易雙弓  也要靠運氣  蝦量要夠
托釣用餌去找蝦  有動靜 定點讓他吃  不吃就提高竿尾向上斗一下
釣蝦靠經驗  多多練習  祝暴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
 樓主| 發表於 2009-12-25 21:27:00 | 只看該作者
今天換實驗用短子線組去釣母蝦~
發現更好玩的現象~
一開始有在吃的時候~
巴了三次均中蝦~其中兩次拉上來一看~
正吃+巴到蝦蝦的頭部邊緣@"@兩個勾勾都在身上
但是我今天有在短勾加咬鉛~(發現好像是多餘的,因為勾距不夠大,只是想要讓他沉底)
正如前輩所說的~~
逗蝦時有時手不夠巧~蝦蝦一發現~就沒咬訊了~
後來幾乎有半個小時蝦蝦都不咬~
我就換了長線組來釣~咬況是有變好一點~
但是後來發現~是餌的問題
可能在場有人的魚腸比較有"味道"~
我同樣放他一直起蝦的地方~還是不咬~
後來殺了一隻蝦蝦來當餌~才又恢復正常~
最後問一下~~有大大一直是用短子線組在做釣的嗎?(不管公母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
 樓主| 發表於 2009-12-28 18:23: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7 小逸 的帖子

星期天再次用短子線組調母蝦~
這次用自己醃的雞肉餌~~
成績還不錯~3小時48p
大概目前體會出短子線組得心得~
1.解蝦換快別簡單容易
2.蝦訊明顯,線繃緊之後浮標往正下方沉,巴蝦幾乎都有中~
3.不小心自己炒米粉只要把快別拿下來就很簡單解了~
很感謝之前幾位大大的指教~現在小弟適應得愈來越好了喔~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
發表於 2009-12-29 01:02:0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永和阿信 於 2009-12-28 18:23 發表
星期天再次用短子線組調母蝦~
這次用自己醃的雞肉餌~~
成績還不錯~3小時48p
大概目前體會出短子線組得心得~
1.解蝦換快別簡單容易
2.蝦訊明顯,線繃緊之後浮標往正下方沉,巴蝦幾乎都有中~
3.不小心自己炒 ...



那麼下次我也來試看看~~
經你這麼一說~~~自從我子線改成30CM~42CM後~~
訊號變的不容易判斷~~~
已經把線改成25~30CM
下次再來回報一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
發表於 2009-12-29 08:23:5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永和阿信 於 2009-12-25 21:27 發表
今天換實驗用短子線組去釣母蝦~
發現更好玩的現象~
一開始有在吃的時候~
巴了三次均中蝦~其中兩次拉上來一看~
正吃+巴到蝦蝦的頭部邊緣@"@兩個勾勾都在身上
但是我今天有在短勾加咬鉛~(發現好像是多餘的, ...

小弟一直用短子線座釣,短鉤14.5公分,長鉤19.5公分,鉤距5公分,釣母蝦換快別夾不到,釣公蝦換快別手腳要快一點才夾不到。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
發表於 2009-12-29 09:46:00 | 只看該作者

子線長度是否影響攻擊範圍

小弟一開始也不認為子線長度會影響攻擊範圍,
覺得是勾距才會造成影響.
因為某一勾觸底, 另一勾(勾距)形成的半徑才會決定區域大小.

不過很多前輩都指出子線長度也會影響,
想了解底下的圖示是否正確.
也就是不要拘泥某勾觸底, 因為有水流/尋蝦時/池底不平,
觸底那勾有時會變成飄, 因此會影響攻擊範圍.



雙箭號 - 八字環或是快別
紅線 - 子線, 分別代表觸底, 以及離地的狀況 (兩邊的子線已經離地, 但蝦子應該還夾得到)
          補充: 這裡假設是一條子線, 兩邊是指這一條子線偏移的高度
藍虛線 - 攻擊範圍

正樣的認知對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
 樓主| 發表於 2009-12-29 10:59: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2 小逸 的帖子

哈哈~~說得很貼切~~
短子線組幾乎不會中雙勾~這我也有深刻體會~
所以我突發奇想~
打算綁一組短勾7公分長勾23公分的短子線組來釣看看
讓他短勾貼底~長勾趴在地上讓蝦吃
有實驗結果的話~再來向大家報告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0
發表於 2009-12-29 11:25:46 | 只看該作者
1.假設母線長180公分,水深90公分。
2.以單鉤子線來說,一組長20公分,一組長40公分。
3.拋至最遠處,20公分子線攻擊點為180-90+20=110公分。40公分子線攻擊點為180-90+40=130公分。
以上供參考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降龍會多元化釣蝦釣魚天地

降龍會重要聲明
本站為一個自由的釣蝦釣魚討論區域,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完全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的真實性,而本站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降龍會 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我們將竭力配合修改。且敬告使用者和讀者, 請勿發表涉及政治,色情,盜版,人身攻擊等文章,倘若您不遵守以上規定,而產生法律問題,後果請自行負責。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釣蝦釣魚降龍會部分著作 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GMT+8, 2025-5-19 22:09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