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星馳的《九品芝麻官》裡,包龍星的爹給他了半個餅,說他年輕的時候曾經認識京城裡面的兵部尚書,他們是至交。有一次兩人都餓壞了,包爹有一個餅就給 了對方半個,那人很感動,說如果包的後人如果有什麼事情,只要帶著那半個餅去找他,他都會盡力幫助的。於是,立志給怨婦張敏打官司的包龍星帶著那半個餅上 路了.
然而當包龍星和他的跟班吳孟達找到那個什麼尚書的時候,那人卻早已和狗官們勾結好了。包龍星說起當年的事情,結果那個人說:你爹當年只給我半個餅,我這人深明大義,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我還給你100倍!結果就給了他100個大餅,然後把他們攆出了門外。
包龍星的遭遇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承諾這個東西是不可靠的。時間是天底下最強力的洗滌劑,可以讓什麼都變味!兵部尚書當時的感情或許是真的,而且 很有可能會實現,但問題就出在時間已經過去了太久。包布頭死了,包龍星的兒子來兌現20多年前的承諾,一切就都不一樣了。人們常常給別人承諾,因為怕隨口 說出的話別人不信。人們喜歡向別人要承諾,因為想永遠的固定當時的感覺。但是其實如果想的開的話,這些都是無謂的行為,因為他們都太輕信人對抗時間的力 量。有一句歌這麼唱道:跟著感覺走。這就是在說,人的感覺會變的,只有跟住變化,才能把握住感覺,把握住真實。
1+1=2 這也許是世界上最簡單的問題,但有些時候卻最複雜。
丁德君說的好:至少他還有100個餅。這句話換兵部尚書的角度說,就是:至少我給了你100張餅啊!再往後的言下之意很明白:我已經仁至義盡 了,知足吧你小子!各位看官,這就叫做偷換概念.我當時的意思很明白了,你的情誼再大也不過是半個餅,我給你100個,還不夠還你的嗎?這樣的說法既完全 堵回了來者的要求,償盡了自己一時衝動許下的“承諾債”,又給自己找了一個台階,心安理得得很了。
我們那裡有一個風俗,人死之後,在“頭七”(就是死後的第一個星期日)的時候,家人要給街坊鄰里挨家挨戶的散發針線,這是怕死者生前借了鄰居的 針線,死後還欠著人家的人情,家人散發針線就是代死人償還他在人世間的債。其實死者生前也不一定只是管人借了點針線,他可能還欠著人家幾萬塊錢沒還呢,還 針線只是舉個意而已。這樣一來,生前的一切負債就兩清了,生者和死者都輕鬆,雖然那個被欠著錢的人也許會有些不爽,但誰會和死人計較呢?
我們的很多心理障礙就在這樣的自我平衡和自我調節中消解掉了,心理學家說這是很好的方法,利於消除心結,緩解壓力,避免精神病的發生。然而在很 多時候,一些所謂的道德,價值,堅持,倫理,承諾和信守也一併被人們所拋棄了。這就是1+1=幾?的悖論。我們可以解釋一滴水加一滴水還是一滴水,也可以 說樹上一個猴地下一個猴一共三個猴(因為懷孕一個猴),那我們就什麼也不能確定,自然什麼也無需堅持。於是背叛,欺騙,拋棄和虛假就在這似有似無,若即若 離的區間裡頭,得到最大的慰安。
於是什麼都曖昧,什麼都難以把握
於是什麼都美麗,什麼都難以確定
於是沒有了孩子般的純真和執著,孩子般的夢想和堅持,孩子般的簡單純真的夢
於是,
一切都會變,於是因此不再相信承諾 |
|